近幾個月,對于許多物流用戶來說,最“愁”的事情就是燃油燃氣價格雙雙上漲。那么,要在運營成本低、加速淘汰國三車等因素的作用下,如何才能贏得最大利潤?甘肅隴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隴源物流”)的“掌門人”謝宗旭卻有著“秘密武器”。“在運價固定,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情況下,要想盈利選擇運輸成本更低的車輛才是關鍵,陜汽重卡燃氣車恰好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12月初,正在談業務的謝宗旭在百忙中抽出一點兒時間,將其經營物流公司的秘訣向記者一一道來。

甘肅隴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宗旭
三分之一的車型來自陜汽
隴源物流成立于2016年,主要經營建材產品、礦產品、水泥、粉煤灰等類型貨物的運輸。特別是在水泥運輸這塊的業務上,其大多采用陜汽重卡燃氣車型。
要說到隴源物流與陜汽的緣分,還要從公司成立前開始說起。據謝宗旭介紹,2015年,他剛剛承攬水泥運輸業務,當時為了節省成本就購買了3輛二手的陜汽重卡燃氣牽引車。“沒想到這3輛車那么皮實,到現在還能正常運營,而且從來沒有出過什么大毛病。如果不是淘汰國三車,到現在我都不舍得賣掉。”謝宗旭表示。
此后,隨著運輸業務的拓展,謝宗旭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在水泥運輸這一塊的業務也越做越大。2019年和2020年,謝宗旭又分別購置了5輛和8輛陜汽德龍燃氣車,組建了一只陜汽重卡燃氣車水泥運輸隊。“陜汽重卡的車有一個特點就是使用比較穩固,正如我們物流公司的發展理念‘穩贏’,所以我們在這一業務范圍采用的基本都是陜汽德龍的燃氣車。”謝宗旭表示,“陜汽德龍系的燃氣類牽引車流線型的外觀霸氣十足,在外運行也能提升我們車隊的整體形象。”

當然,在當初選車時,謝宗旭對所選車型的經濟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等綜合性能做了全面的考察,也對幾個頭部品牌的相似車型做了橫向對比,才最終選定陜汽重卡燃氣車。“我們水泥運輸比較重視車輛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在試駕過程中,除了外觀和各項性能優勢外,陜汽重卡還給出了‘貼心’服務的承諾,所以選購大品牌讓人更安心。”謝宗旭補充道。
X5000燃氣車助力高速發展
據介紹,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隴源物流附近除重點工程外,大部分工程施工項目受農民工返程、地方復工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復工時間延后。但危機也就是轉機,建工行業蓄勢待發。因此,謝宗旭看準時機,抓緊升級裝備,于2020年初購置了6輛陜汽德龍X5000燃氣重卡,并于年底再次購置3輛同款車型。
謝宗旭對車輛配置和優勢較為了解,他介紹說,陜汽德龍X5000 燃氣重卡搭載濰柴13NG升級版發動機,匹配法士特S系列新一代輕量化變速箱和漢德車橋;實現29項技術升級,整車動力性領先行業10%以上,氣耗降低5%。更貼心的是,在安全性和舒適性方面,陜汽德龍X5000 燃氣重卡同樣出色。全LED大燈,12寸觸控大屏,全新環抱式內飾,三級減震系統,整車NVH達到國際水準;配備360環視、疲勞監控系統DSM、前碰撞預警FCW等11項主被動安全智能安全輔助等配置。“這樣的高端配置,不僅提升了駕駛員的駕駛環境和安全性,也更利于車隊的管理。”

總之,在越來越注重“降本增效”的貨運市場,陜汽德龍X5000燃氣重卡品質的優化毫無疑問可以大大幫助隴源物流提升運營效率。“面對公路運輸行業對于貨運車輛高效化、輕量化、智能化、節能化的迫切呼聲,陜汽德龍X5000 LNG重卡就是我們的‘絕招’。”謝宗旭表示。
高經濟性促其成“鐵粉”
作為公司的“掌門人”,謝宗旭在降低車隊運營成本,提高車隊管理效率上非常有心得。他說,“在車隊運營中,燃油燃氣成本占比較大,因此管理好油耗氣耗對于車輛成本的降低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之所以在水泥運輸這一塊,全部選擇陜汽重卡的燃氣車,也是經過運營成本的效益對比決定的。”
其實,判斷一輛燃氣車能否帶來經濟效益,只需要在氣價最高的兩個月和氣價日常運行的兩個月里的收益情況與燃油車在同時期的收益對比就能有最基本的判斷,而這也是謝宗旭之所以大都在年初購買車輛的原因之一,目的就是避開天然氣價格最高的幾個月,這樣帶來的收益也更多。謝宗旭分析說,“我們承擔的水泥運輸是短途運輸,一般距離都在200公里左右,大概范圍也就是蘭州周邊的這些地區,而每輛運送水泥的燃氣牽引車每年的運輸量在250~300趟之間,每年的營業額大概在60萬~90萬元。通過橫向對比不難發現,油和氣的差價比例達到10%~12%,按照我們當地的油氣價計算,一年下來燃氣車比油車能節省6萬多元。”

此外,謝宗旭還透露,公司最早的一批陜汽重卡燃氣車目前還在正常運營中,除了日常維修保養外,發動機、變速器、車橋從來沒有維修過,出勤率和可靠性表現都非常出色,為隴源物流創造了很好的效益。
如今,在陜汽重卡燃氣車的助力下,隴源物流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我的很多朋友看到我公司目前運營的狀況都非常羨慕,每次他們向我請教哪款車更適合運輸行業,我都會首推陜汽重卡。目前,我身邊已經有很多朋友都是陜汽重卡的‘鐵粉’。”謝宗旭感慨地說。